技术–国产奶粉的“科技内卷”到啥程度了?

新闻资讯3年前发布 webra
431 00

题图来源:飞鹤

奶粉业,是中国少有的拥有傲人深V曲线的行业。

2007年,国产奶粉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5%,洋品牌有心抗衡、无力改变。不过此后行业出现剧变,国产奶粉市占率急剧下滑,2015年时跌到31%,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更是只有2%。到了2020年,国产奶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又重新跨越60%,并拉开与洋奶粉品牌的差距。

中国奶粉走出多年低谷,置之死地而后生,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既包括国家重拳出击整顿行业,清理淘汰小作坊,强化源头奶源、把控安全的监管举措,也离不开奶粉企业集体励精图治,还有以飞鹤为代表的极少数奶粉企业坚持建设产业集群、升级产品、创新技术。

但同样应该感谢时代的馈赠——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持续的消费升级给奶粉创造了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国人民族认同感的强化让国产奶粉获得了与消费者建立连接的强有力抓手。

因为上述原因,中国奶粉走过黄金十年。但时过境迁,当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经济双循环格局形成,国产奶粉靠什么打开下一个黄金十年,延续陡峭的增长角度?唯有科技创新。

奶粉搞科技,是必经之路

卖奶粉搞科技,是国家发展、消费者需求、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竞争态势等多方因素共同决定的。

从国家来讲,十四五规划明确写道,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而科技强国的建设,需要每一个行业,尤其是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的共同努力。

从行业看,中国奶粉业已进入到相对成熟阶段——奶粉安全问题已基本解决,牛奶养殖规模化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奶粉企业国际竞争力初步显现。但与此同时,奶粉消费进入存量市场。对奶粉企业来说,科技是为品牌增值的最佳手段。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经过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均GDP连续第3年超过1万美金。受不断增加的可支配收入推动和奶粉行业本身进化的影响,国人对奶粉的需求加速从喝上奶向喝上好奶过渡。而此时,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又让消费者健康意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开始越发关注奶粉的营养成分。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在疫情期间,含有乳铁蛋白、益生元、核苷酸、维生素C、锌等提高免疫力元素的奶粉,销售数据表现明显要更好。因此,市场需求的倒逼下,奶粉企业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势在必行。

不仅如此,疫情此起彼伏,这就导致乳制品全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激增,亟待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来增加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敏捷度。

此外,从外部环境看,欧美一线乳企也已经意识到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升级之重要。麦肯锡在2021年发表的《乳业何去何从?》一文指出,美国乳企正将数字和分析作为解决直面消费者和提升企业效率的工具。其中,有30%的受调研乳企高管表示,正在使用预测性分析技术,更好地规划企业发展,其中2/3被调研乳企的工厂使用机器人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在未来一到两年,80%的受调研乳企高管计划使用新的数字和分析工具。

因此,中国奶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来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升级产品品类和品牌就已经刻不容缓了。

不过,在这股科技转型大潮来临之前,还是有本土奶粉企业提前布局科技,卡住有利身位,并且收获了成功果实。

奶粉科技大战,国产品牌已准备就绪

3月28日,中国飞鹤发布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飞鹤实现营收227.76亿人民币,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2.5%,连续六年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净利69亿元,剔除2020年原生态牧业的溢价购买收益,同比增长21.2%,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8.15亿元。

在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自身终端产品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飞鹤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实属不易。

相比于业绩的高增长,飞鹤的科研创新,以及由此而奠定的可持续增长潜力更值得关注。2021年,飞鹤研发投入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5%,并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9篇,开展2项科研临床试验,获得授权专利105项,参与12项国家、行业和团队标准的制定。

事实上,飞鹤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坚持由来已久。

过去,人们关注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感动于其掏空积蓄、卖房、背负巨额债务带领飞鹤成功创业的感性故事,往往忽略了其身上的技术创新基因。其实,冷友斌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食品专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飞鹤的前身——黑龙江赵光农场乳品厂担任技术员,并且一直干到副厂长、厂长。也正是他,为飞鹤打下了深厚的科研创新的烙印。

在冷友斌看来,婴配粉涉及到复杂的营养元素配比、生产加工工艺等等,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食品加工工业。

多年来,飞鹤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3个方面,以及母乳研究、体质研究、临床研究、原料研究和开发、产品创新、农牧业创新、工艺创新、数字化等8个细分领域展开科研创新。

比如,在母乳研究方面,飞鹤从2009年起,便开始研究中国母乳数据,以研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2009年前后,飞鹤以国家863计划参加单位的身份,承担了黑龙江、北京这两个地区母乳的采集和检测任务。以此为契机,飞鹤开始建立规范的母乳采样、检测标准,并着手建立企业的中国母乳数据库。

通过十多年持续不间断的母乳研究,飞鹤已确立了2大技术路线——

  • 中国母乳谱系研究:采用综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已公开的中国母乳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特定营养成分时间或地域代表性的中国母乳营养谱系。

  • CHMP中国母乳计划:不同于以往只把母乳看为营养素的混合物,关注各种成分的含量,飞鹤采用多组学分析研究,将母乳看做复杂生物学系统,研究母乳及其代谢过程,以及对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持续数十年的科研创新,让飞鹤收获了丰盛的硕果。仅2021年,飞鹤就发表了多项国内首次的科研成果,如发表了国内首个母乳低聚糖动态变化趋势的系统性综述,首次将中国母乳代谢型与婴幼儿生长发育关联,首次揭示显著不同的蛋白质会影响婴儿的免疫反应和能量代谢。

这些科研创新成果,不仅能帮助行业更加精细化地了解中国母乳,也为飞鹤未来设计适合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精准营养配方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科研成果,飞鹤也的确开发出了一个个极具市场竞争力,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产品。例如,飞鹤在研究中发现,母乳中的脂肪结构非常独特,有70%的棕榈酸连在分子主链中间的sn-2位上,sn-1,3位被不饱和脂肪酸占据。这种独特的结构直接影响了脂肪酸被婴儿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飞鹤推出了第一个中国乳源产品——星飞帆。2020年,飞鹤又研制出了新一代专利OPO,使SN-2棕榈酸的含量达到67%,贴合乳源黄金标准,并将其添加到星飞帆、星飞帆卓睿等产品中。

经过营养创新后的星飞帆,在市场上大获成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飞鹤星飞帆已成为婴幼儿奶粉市场全球第一大单品。

正是因为在论文数量、研发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不断进步,飞鹤受到了产学研各界的认可。2009年至今,飞鹤共承担25项国家及省级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7项,占比为68%。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北京大学医学部、哈佛医学院、江南大学、中国农科院创新团队等近20个一流专家团队,先后都选择与飞鹤合作,围绕奶粉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持续开展研究创新。

不仅仅是产品的研发,飞鹤对创新的重视还在于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作为中国第一批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企业,飞鹤在2018年就从销售、物流、内部协作等领域推进数字化升级,此后又扩大到整个供应链。

比如,在飞鹤的牧场,每一头小牛犊都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证和 出生证,记录着免疫、转群等信息。当牛成年后,脖子上还会套一个含有芯片的项圈,记录牛每天的进食、活动、挤奶、奶量等数据。即使是挤奶,也全部数字化,挤出的奶通过速冷冷排系统,瞬间冷却至2-4°C保鲜,并自动导入奶仓。

而在奶粉生产环节,包括配料、传输、投放在内的所有程序全部实现数字化,从而避免了人工操作导致的偏差和品质风险。

结语

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作为一个颇为励志的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奶粉业的崛起正是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也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不甘落后的中国精神的有力诠释。

国产奶粉业已经反超洋品牌,并达到新的高度。在新的时期,奶粉业要想讲好中国故事,注定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又离不开包括飞鹤在内的行业领头羊的带动。唯有全行业在科研创新上共同进步,中国奶粉业才能真正赢得下一个黄金十年。

特别策划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